作为一款恋爱类游戏,《光与夜之恋》游戏的剧情围绕“我”和可攻略角色展开。在攻略过程中,恋爱感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体现:令人容易带入的“我”视角、令玩家心动的男主设定、以及发生在“我们”之间的心动情节。中国年轻女性的生活状态和婚姻观念正普遍发生着变化,“到一定年纪就需要结婚生子”的传统观念正在逐渐瓦解,但她们又期待着邂逅自己的“真命天子”。而虚拟恋人“他”的出现,恰好解决了女性的“亲密关系”诉求与不愿意将就的矛盾。在这样虚拟的关系中,用作第一视角的“我”的形象就需要达到一种平衡——需要拥有现代女性期望的美好特质,比如勇敢、自由、独立;同时又不能有过于鲜明的特色,让玩家们在游戏中因为不像自己而感到“出戏”。
从三测来看,《光与夜之恋》很好地完成了这个任务。在游戏中,“我”是一个勇敢、坚韧的职场新人形象。比如,在遭遇危机时,“我”会沉着选择解决办法,理智应对所处境况;当面对最重要的设计师大赛决赛时,“我”会果断挑战评分最严苛的齐司礼作为自己的评分嘉宾。此外,在游戏剧情中一些关键选项的设计也增强了这种代入感。比如在咖啡厅,“我”与陆沉围绕一段电影剧情的讨论,除了致敬经典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之外,“我”的“选择”也暗含了玩家自己的价值观倾向。这样的讨论互动,将玩家直接拉进到场景之中。如此一来,令人认可的基础品质以及可供自由选择的应对方式,令玩家的代入感不断增强,帮助玩家真正成为游戏中的“我”,行走在游戏世界中。
如果说了解一个人是一场冒险,那每个玩家在这场游戏中都是冒险家。在男主的塑造上,《光与夜之恋》描述了四位性格鲜明的男主形象:温柔腹黑型总裁——陆沉,毒舌傲娇设计师——齐司礼,擅长直球的赛车手——萧逸,以及自恋又有些“沙雕”的多金未婚夫——查理苏。随着剧情的不断展开,每个角色不为人知的那一面也逐渐展露在玩家面前。比如看似温柔的陆沉,可能是刻意而又别有用心地接近“我”;严厉苛刻的齐司礼,隐藏着历经千年的故事。这些带有奇幻色彩的设定在《光与夜之恋》中没有刻意隐瞒,而是在故事一开始就通过剧情明确地告诉玩家每个男主身后都有秘密,而“我”则迫切地想要探寻他真实的模样。
恋爱互动的呈现是恋爱游戏的灵魂所在。恋爱互动最需要的是动人,令玩家体会到心动、心跳的感觉,《光与夜之恋》的约会在这方面表现得十分优秀。一方面,在互动形式上,使用ASMR,触摸,语音等多种方式,让玩家像是正在亲身经历一场恋爱;另一方面,剧情设置自然流畅,心跳的瞬间被融入进自然发生的剧情中,“心动感”触手可及。“心动”保留了长剧情阅读体验中氛围最好的CG展示,更贴合传统乙女玩家的游戏习惯;而其他三种玩法则更多突出的是“我”和男主的即时互动,模糊现实与虚拟的界限,让玩家能自己选择与男主进行何种方式的互动,并且男主会对玩家的选择做出即时回应。
“亲近”其实是二次元游戏标配的“触摸式互动”,这种交互形式就是标准的“主动操作→立刻反馈”,而《光与夜之恋》做出的改良,则是将它融入在长剧情铺垫所带来的或私密或浪漫的情境中。比如当萧逸再一次获得冠军的时候,玩家可以选择以击掌或其他互动形式与他庆祝,以获得独特的亲近体验。“呼唤”——笔者认为恋爱中最让人心动的感受是“惴惴不安”。或许《光与夜之恋》是在尝试做令人感到“惴惴不安”,或者说让玩家感到一点点羞怯的玩法设计。当玩家对着手机轻轻呼唤男主角的名字时,那一瞬间玩家所能感受到的羞怯,“爱”以一种突破次元的方式传递了出来。
“倾听”,则是通过声音的空间感来营造一种耳边私语的氛围。在知名CV的倾情演绎下,心动和私密指数直线上升,以声夺人。在剧情表现上,《光与夜之恋》也力求心动的恋爱感。男主看似是冷的、静的,但“我”与男主之间的气氛却是炙热、滚烫的。如在陆沉约会剧情中,当“我”拿出暗示双方距离的《简·爱》后,陆沉随即引用书中名台词表白,暧昧的氛围、炽热的心意、不能说又必须说出口的情愫,交织在一起,在这一刻达到顶点,真正撩人于无形。除了恋爱感外,笔者在《光与夜之恋》中还观察到了许多细节的刻画,增加了游戏的真实感。游戏围绕“我”作为“职场新人设计师”的身份,设计了不少小细节。如颇受玩家肯定的“手机”系统,玩家不仅能通过“手机”接到男主打来的视频电话,还可以在工作群里抢红包,甚至还能在匿名树洞里和同事一起八卦新来的老板……这样的细节呈现让“我”和虚拟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从而使整个游戏都变得更加真实。玩家戏称道,“这个社交玩法体验也太好了,不愧是你的传统艺能了,鹅”“我”有职场的一面,也有生活的一面。在《光与夜之恋》中,玩家还可以设定自己的形象,而这个形象将会以Live2D的形式出现在主线剧情中。这样的细节设计不仅贴合女性用户的游戏偏好,也更增添了一份代入感。